第5章 开学
第五章开学
戊己中坤土,辰未艮山五!十个五行属土又适合用在名字里的字,领走不谢!
有时候感觉童年的时光流逝真的很快,是因为在记忆里留下的非常少。八十年代中期,我读了中专。没去考高中的原因是老爸不让,虽然初中的班主任极力做工作,我还是没能躲过上中专的命运。
为什么考中专?因为那个年代中专比考高中要求更高的分!也就那么几年的光景是这样子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吧,大家都很穷,供养一个高中生预示着要继续供养大学生,虽然不一定能考得上。高中加大学要七八年时间,而读中专最长四年,四年以后就可以有份不的工作,工作是分配的,中专毕业干部身份,一般是技术员职称,工资比同年大学毕业的少不了多少。还有一点,当时的教育政策是考中专的不能再报考高中,二选一,只有一次机会。
我考上中专了,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叫电业技术中专,学的是供用电专业。
报志愿的时候也没咨询内行人,听老人们说电老虎,老虎肯定很厉害,就在老爸的授意下报了这个专业。等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才发现,人家这个学校根本就是行业内部的子弟学校,像我这样闷着头报考进来的寥寥几。
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好好读书吧。
学校的大部分子弟们分为两个阵营,一种是家长在系统内有权有势,自小在城镇或者县城长大的。另一种是家长虽然在系统内但是就是一般工人,这样的一般父母是单职工,有一个在农村务农,自小的生活环境也是以农村为主。
向我们这样非电力系统的外来户自然形成一个阵营,也不外乎双职工家庭,单职工家庭,纯农民家庭,像我就是属于单职工家庭出身。但是我们的人数不多,所以基本上都凑在一起玩。
因为是系统的子弟学校,所以条件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教学楼宿舍楼都是新的,校园里还有几座古老的二层别墅,据说是德国人建的。刚开始建校的时候别墅楼是分配给校领导住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校领导们都去校外租民房住了,一般教职工是没有资格住别墅的,所以别墅就闲置下来,院子里长满了荒草。
老大曲涛,宿舍中的老大哥,他不是一般的大,比我大三岁,在当时二十多岁的人都可以结婚生子了,中等身材,一身的腱子肉,自称练过形意拳。父母不是电业系统的,但却是更牛逼的粮食系统的,他爸还是粮食局管粮油加工的副局长,他妈在妇幼医院工作,也是个什么长。
老二李云利,文文静静,冷眼一看还以为是个女孩呢,一身蓝色学生装干干净净,三接头皮鞋可能是为了上学新买的。不近视眼的李云利却喜欢戴眼镜,估计也是度数不高,看东西总要绰一下眼镜,好像这样能够提升他的文静的气质。
老三王炳汉,有一种人天生体型特殊,中等个头,黑脸虎睛,从里到外透着力量,胸肩又厚又宽,有使不完的力气,这种人叫车轴汉子。王炳汉就是,也可能是这种人统一的个性吧,说话也很直,用老大哥曲涛的话说王炳汉说出话来能在地上砸个坑。
我张半山老四。
因为要在一起生活学习四年,(是四年啦,电业中专学制四年,就是这么规定的。)大家都很友善的自我介绍,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家庭情况等等,这里面还包括一个比较尴尬的信息——家—庭—成—分。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个词,八十年代中期已经不是很重视了,但是有些表格还是要填的。又是老大哥曲涛带头说起这个话题,他自我介绍后来了一句:“本人身份学生,家庭出身小手工业者。”小手工业者?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家庭小手工业者出身,我望着另外两个兄弟,显然他们也是一脸懵逼。
“什么是小手工业者?”李云利很郁闷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