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毒?谣言?
“是。”
要是做戏的话沈恩是要去看看,可惜沈恩懒得做戏,懒得配合。她就像是一个置身局外看客一样,等着看苏贵妃究竟要做什么?
这么拙劣的手法苏贵妃都使出来了,难道说苏贵妃在沈恩的含元殿安插了人?或者说丞相想要做什么?
李唐听见人禀报苏贵妃中毒了,和皇后有关的时候只觉得烦躁,这女人什么时候这么愚蠢了。
要不是现在还不能动丞相,李唐连看都懒得去看。
暗卫营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都一天了还没有审问出来和丞相合作的人究竟是谁。
到了苏贵妃的宫殿,李唐连戏都懒得演了,他不介意丞相知道他的态度,说不准还能逼得狗急跳墙,让和丞相合作的人显出身来。
“参见皇上。”
李唐一进来哗啦啦的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还有太医。
“都退下。”
看着充满怒火的李唐,殿内的人都颤抖的退了出去,苏贵妃的贴身宫女欲言又止,看了看苏贵妃又看看李唐最终退了出去。
虽然李唐这个皇上脾气很好,也很少杀宫人,但不代表他不杀人,宫女现在还不想死。
“朕以为你是聪明人,没想到这么愚蠢。”
苏贵妃面色苍白的看着李唐,为了做戏够真,她是真的服了毒,刚才解毒人还很虚弱。
她没想到李唐没有安慰,只有责怪。
她以为即使面子功夫,李唐也会安慰她几句。
“从今天开始你就好好的待着你的宫里别出去了。”
李唐吩咐完转身离开。
苏贵妃看着李唐的背影泪流满面,为什么不能关心她一下呢?
李唐本来想直接回宣政殿的,想了一下还是转头去了含元殿,还是要和沈恩说一下。
“恩恩,今天的事与你关,你不用管。”
“你信我?不用调查。”沈恩问。
李唐坚定的说:“我信你。”
沈恩忽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她想起来小时候。
“爹爹,真的不是我打破的。”
沈恩向镇国公解释。
“打破了就打破了,没什么好不承认的。”
镇国公并不相信沈恩的话,他不认为一个丫鬟会敢诬陷主子。
“我说了不是我不是我,你为什么不相信呢?”
沈恩哭着向镇国公说,她不明白爹爹为什么不相信自己,为什么那么讨厌自己。
“就是那个丫鬟打破的,我看见了。”
沈冬临冲过来说。
“刚才丫鬟打破了瓷瓶,正好恩恩在旁边,丫鬟肯定看见您要过来了,害怕责罚,故意栽赃给恩恩的。”
沈冬临看见了经过,也远远的看见镇国公过来了,害怕镇国公考他功课,赶紧跑了。又想到妹妹还在这里,父亲一向不喜欢妹妹,会不会凶妹妹就又跑回来了,没想到正好赶上了丫鬟栽赃沈恩。
镇国公让人打了丫鬟三十板子,若是能活下来就直接发卖。
吩咐完之后镇国公就好似没有看到沈恩一样拉着沈冬临要离开,沈沈冬临看见父亲再次视了妹妹费劲的从父亲手中挣脱跑到妹妹身边,抓住妹妹的手“我送妹妹回院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沈恩依旧记得镇国公的不相信。也依然能够感受到沈冬临小小手掌的温热。
如果没有沈冬临,沈恩也不会是现在的沈恩。
从李唐离开后苏贵妃吩咐宫人注意宫里的情况,看看李唐那边有什么动静。可是她等到休息也没等到李唐有任何旨意传出,她中毒这件事就像一颗石子投进汪洋的大海没有什么涟漪。
苏贵妃原本想就算是为了沈恩的清白,李唐也会下旨调查的吧,可是什么都没有,就像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他就那么相信沈恩吗?
丞相府的人也在等李唐的反应,只是李唐的反应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丞相明白了,李唐现在连戏都不愿意做了,不知道哪天就会下手除掉整个丞相府。
第二日早朝,丞相发难。
“皇上,臣听闻皇后娘娘给苏贵妃下毒不知此事可真?”
李唐被冠冕掩藏的眼睛白了丞相一眼,耽误我下朝。
维持皇上的气度问“丞相从何处听来的?对朕的后宫丞相很清楚啊。”
丞相知道李唐的不悦,还是硬着头皮上“皇上如此说,那就是臣所说属实?”
“贵妃陷害皇后,看在丞相的面子上朕只是将贵妃禁足,丞相还要问吗?”
丞相被噎住,没关系反正目标也不是这个,只是顺带的操作。
没想到这个女儿那么的没用,连皇上一点的怜惜都留不住。
沈冬临很满意李唐的反应,不用他出手,只是两句就把丞相怼回去了,保护好他妹妹了。
要是让他知道,是他妹妹故意配合苏贵妃的不知道会不会吐血。
不乖怪沈恩看出来,实在是昨天苏贵妃太心虚了,让人一看就有猫腻。
朝堂上的事沈恩自然知道了,她实在是好奇丞相到底想干嘛,搞了一个这么漏洞百出的局。
民间突然开始传皇上并非先皇和太后亲生的孩子,而是先皇与他人的孩子。
太后害怕先皇会废了她,借助镇国公府的势力去母留子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沈恩听见传言的时候只觉得好笑,若是真的为什么不让李彻做皇帝,反而让李唐做皇帝。
忽然想到先皇过世前几年对李彻很好,好到都说先皇会废了李唐改立李彻。李唐会怀疑吗?
不会的吧,毕竟他和李彻他们的感情那么好。
会的吧,毕竟人心经不起考验,沈恩就这样左右来回摇摆的想。
李彻和李木子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从小到大他们和李唐的感情都非常好,这些他们只当做是笑话,是丞相的负隅顽抗。
但是没有人知道李唐内心的煎熬。
本来这个流言只是在民间传一传,李唐也下令不许讨论,否则就会被官府抓进牢狱。可是先皇身边的一个嬷嬷忽然跪到李唐的面前指认当今太后杀人夺子,御史台的御史也上奏章弹劾太后和镇国公府。
但是那御史三言两语就被李唐打发了,同时罢了官。
其实只是弹劾那御史未必会落得这个下场,那御史也没有贪污受贿,奈何治家不严,宠妾灭妻,任由嫡子嫡女被庶子庶女折辱。
嫡妻的母族因为那御史深受先皇宠信,就连当今对其也不,一直敢怒不敢言。
看到那御史被当今训斥,又得到了镇国公的指示,当即就向皇上揭发。
那御史被判与妻子和离,嫡子继承其家产,然后被罢官返回原籍。
那御史大抵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听丞相的言论弹劾了一下就被罢官并判和离。那小妾对御史没有多少真心,孩子也被惯坏了,如今家产全部由嫡子继承,御史以后不知会怎样,没钱也没官。
那个嬷嬷也让李唐赐死了。
从那嬷嬷出现开始她就活不了了,李唐不清楚真相是怎样的,但是那个女子的存在本就不为众人所知,当年的知情人除了朝中官员都被先帝杀了。
朝中有些官员只是知道那个女子的存在,又不知晓内情,过去早就查不出来了。
至于那个女子的死李唐也很清楚是先皇的行为,和太后没有任何关系。毕竟,那女子去世的时候李唐早就记事了。
只是李唐的心中仍有疑惑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