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惊蛰(古言,1v1) > 09/沁园秋

09/沁园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温芸想,柳七的诗,“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是被学究批过俗气的。但到底谁又是圣人,满纸载天下之道。最叹息是,她记忆里的姑苏,都已经慢慢模糊了。

只剩了些雨,稀稀疏疏落在心间。

小娘从不愿回去,说金陵城繁华,她的前半生是被一针一线困在了姑苏,爹爹升官到京的时候,是船摇着来的,小娘一同摇着,她是扬眉吐气的畅快。

然而她人生要最数得意的是一手好的苏绣,人家除了提她是温嵩的妾,就只说她是顶好的绣娘。她并不识得几个字,过给温芸的是一道最地道的桂花糕,一道最醇香的桂花饮。

但温芸总觉得,那里的桂花要长得比这处好些,起码自由些。萧府里的桂花自然挑的是最上乘的,从最开始的捡枝就得是精中求精,然后都长出一样不偏不倚的形来,开出一样恰到好处的花来。

知夏原是瞅见温芸两眼一亮,想来她最爱桂,走动走动也缓缓心情。

不想是温芸却叹了口气,给知夏的是两处摆手,只道:“趣。”

“种花人半点不惜花,还不如那日北湖的桂灵动些。”

知夏却没动。

温芸有些奇怪,带着些困惑地看着她。

知夏一手撑着伞,另一手在袖间微微指了指方向。

温芸顺着知夏的方向看去,却见萧寒山立在不远处,并未着那些一眼可明品级的常服,只一袭染竹的袍子,隔着烟雨。

他大概听得真真切切。

那日床笫之欢,萧寒山问她喜桂与否,是勉强在一头俗金钗中发现了两只桂花簪。

桂花不落俗,那块玉的主人亦心向往之。却被叫了一辈子的俗人。

温芸晓得了他不喜话里曲折,只行过了礼,道:“夫君罚吧。”

萧寒山却问:“原先寻桂做什么?”

温芸难得坦诚:“出门采桂,做桂花饮。但爹爹常诫嫁夫从夫,大人又是理天下事的,便未打扰。”

萧寒山却嗤笑了声。

方才淡淡问她:“想去么?”

温芸怔怔抬眼。

樾-

1.归宁:回门

2.提前说,玉佩的主人是长辈,没有啥替身什么的乱糟糟的事。(注:与简介相关)

3.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柳七)

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就是这首诗。

喜欢可以点个收藏投个珠珠

未免误会提前解释一下一些笔墨,涉及点剧透,作品呈现的东西一千人中有一千种解读方法,不是很喜欢的宝可以不用看下面的。

1.关于嗤笑,萧太师,照理应是儒学大家,但他并不是,反而很厌恶。所以他笑的是“三从四德”。故而,皇帝的一些儒家经典的授师并不是他。甚至坊间有批违祖宗之法,是为罪臣。

2.他驳了温芸(看似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是因为他清醒知道他俩没啥感情,也不需要温芸扮贤惠取悦(譬如欢爱之后还要怕得罪爬起来问他)好像更好磕了……“疼不疼”这句话的大糖在后面

3.令眠很喜欢出游,这个从第一章就有说,她也很爱结交朋友,难免会有一些闲话(后面章节会有提到),这主要是因为她想自己出去是温芸,而并非太师夫人,温大人的庶女。故而在一场婚礼里她没有名字是很伤心的。(但有误会。)

4.这里面提小娘且笔墨较多一是想丰满一下配角的骨肉,另外也是想说,温芸小娘在这个世道是没有名姓的,只有符号。

5.简介里面有提的,“不是报恩,便是报仇。”我觉得这里写的也不算隐晦了,有关于玉佩。报仇这个后面说。

6.简介之中写“意欲倾覆王朝”,这不是指朝堂沉疴积腐已久,然后主角救世最后海晏河清的故事。

7.萧寒山和温芸的归处是江湖。(提前写明,倘若想看主角夺权帝后治天下这种那是没有。)

记住发布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