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的村庄,我的河 > 第024章、志军请客

第024章、志军请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打完场后,庄稼人便进入最清闲的时候。

合作社时期,队里还组织一些活动,或者干一些零活。

可现在,已经实行责任制,农民自家的事情,完全由自己来做主。

忙碌多半年,现在他们才懒得主动找活干呢,最好的休闲方式还是串门、甩扑克。

或仨好俩好的凑在一起打秋风,打上几斤小烧酒,弄几个下酒小菜,坐在一起喝酒、吹牛皮。

黑山嘴村已经进入冬闲的慢节奏模式,有的人家在立冬伊始,就开始吃两顿饭。

我们再来看看原来的队干部,他们也不如从前积极了,只干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

原来的人民公社已经改称“乡政府”,王文庆被称为村支书,董志军被人们称呼为村主任了。

尽管称呼变了,可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只是心情变化了。

文庆支书忙碌在自家纸扎铺子里,干他的老本行,甚至顾不上村里事。

董志军最近很活跃,他频繁地外出走动,扩展交际面。

有知情人透露说,老董在搞“招商引资”,要发展黑山嘴村经济呢!

据村里老辈人讲,张家和赵家两大户,为争夺村里主导权,进行过几十年的争斗。

后来,因王文庆复员回乡,老赵支书健康状况很差,干不动工作,文庆才有机会当支书。

董志军代表董家,姓董的人家在村里并不多,过去属于被领导阶层。

可是,董家出了一个叫董志军的能人。

初中毕业后,董志军回乡务农,他毕业回村时,并没引起大家注意。

那时候,大队书记老赵觉得董志军有点文化水,就把他安排在小学代课,做了一名民办教师。

董志军文化不高,字写得特别好看,他是一名合格的民办教师,教小学没问题。

每当村里有宣传活动,需要书写大字标语时,赵书记就把董志军叫到大队部。

董志军的一手漂亮毛笔字,黑山嘴大人小孩都知道,也都求过他写春联。

这在印刷春联还未商品化的年代,董志军给社员们帮了大忙,社员们都感激他,夸赞他有文化,态度好。

老话说,人的名树的影,久而久之董志军在队里的人缘,逐渐好起来。

后来,上级政策调整,小学的民办教师裁员,董志军学历低被裁员。

老赵书记索性把他安排在大队,让他担任起大队会计工作。

董志军这年轻有为,又非常勤勉,领导安排的活,他保证高质量完成,很快就得到赵支书赏识。

让黑山嘴人钦佩的是,董志军还心灵手巧,谁家收音机坏了,经他手一修,就又能听广播。

过去,队里的拖拉机、柴油机、铡草机等机械设备出了故障,都要去请人维修,或者用车拉到维修站修理。

自从,董志军到大队工作后,队里设备出故障时,他就大显身手,亲自动手维修。

老赵支书看着忙碌的董志军,也会发呆。哎呀呀!这小子记性太好了!

他能把柴油机拆得满地零件,找到故障后,修好再原位安装回去,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董志军是张家人,老赵支书也不会这么栽培他,因为他姓董,与赵家毫恩怨、没竞争。

董志军被老赵认可,老头帮助董志军加入组织,成为他的得力干将。

后来,董志军在老赵头的推动运作下,成当上了大队长。

董志军对老赵,更是唯命是从,这也是黑山嘴大队干部最和谐阶段。

董志军是绝顶聪明的人,不过,在我小孩子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头发稀疏,五短身材,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人常说“智慧的脑袋不长毛。”,董志军还真应了这句话,他硕大的脑壳上,没有几根像样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年代里,绝大多数人都面黄肌瘦,肥胖症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记住发布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