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出发、到来
两人略微寒暄,褚齐就招呼着其他人帮着搬运梁玉生和凉薯的行李来,不多时就搬运完毕了。
车队领头是褚齐和他的马,梁玉生的马车前有几个驾马的禁军军士,他们马车之后是几个皇宫的小太监的马车,其余的禁军军士,几个赶着行李和粮食的马车,别的都均匀分散在车队旁边,以备不时之需。
梁大人,梁夫人和梁玉生的妹妹梁玉曼此时都站在府门外,送别着梁玉生。
梁大人脸严肃着,只是眼睛紧紧盯着梁玉生,透出自己对儿子的几分担忧,梁母早已泪流满面,依依不舍靠在梁大人怀里,既是想看儿子,却又不敢看,怕自己情绪更是抑制不住。
梁玉生的妹妹梁玉曼,站在一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看着而已。
“爹娘,你们回去吧,时辰不早了,儿子该出发了。”
又看看妹妹:“哥哥不在家,爹娘就交给你多费心照顾了。”
“嗯。”梁玉曼没说话,从鼻子里哼一声算作回应了。
梁玉生知道自己妹妹性子,也不在意,拍拍她的肩膀,转身走到马车边,凉薯为他撩开车帘,他长腿一迈,进入马车,凉薯也随即跟着进去,放下帘子。
一声哨响,马蹄声哒哒,马车缓缓向前走动着,就在即将拐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梁玉生听见一个声音:“哥!注意安全!”
梁玉生探出头,看见自己妹妹远远追来,不顾形象跑着追着喊着。
梁玉生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挥舞了一下手臂,马车没有留给二人告别的时间,缓缓转过拐角,梁玉生再也看不见那个熟悉身影。
“大人,要车队停下吗?”褚齐也听见了呼唤声,驾马来到马车边,低声询问着。
“不必了,我们已经道过别了。”梁玉生回头又看了一眼,收回视线看着褚齐。
褚齐应了句好,回到队伍领头,继续指挥着一支车队的方向。
武威城。
今日,是江国雁母亲回来的日子。
她早早递了信回来,说自己同师傅一起将要在几日后回到武威城来。江大将军和江国雁早早收拾好了等在了武威城城门处。
临近中午,天空飘起了盐粒大小的雪,在飘舞的雪花之中,两个背着大包的人影远远走来。
“哟--”
江母远远兴奋挥着手。
江国雁朝着江母奋力跑去,喘着粗气,和气成冰,眉毛上结成一颗颗的冰珠,接过江母的行李,背在自己身上。
“师公!娘!”
江母师傅是个老头子,但身子康健,行动如飞,经常在外游走,比一些小年轻的身子还要健康。
他是个赤脚大夫,对各种病症要比皇宫里的御医还要见得多,了解的透彻,甚至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方法来医治。
江母第一次见到姚老头的时候,是在江国雁决定来军营从小兵做起的那一年。
也是江国雁的决定,让江母下了要学医的心思。
姚老头冲着江国雁点点头,不再说话,于是江国雁挽着江母的手臂,微微喘气,往江大将军所在的武威城门走着。
“娘,这次出去给雁儿带了什么东西?”
自从江母开始跟着师傅在外修行治病救人以后,每到一个地方,她就会买一些当地的有趣的东西存起来,等着回来时候送给江国雁。
“就知道你该向我讨要了,不过这外面寒冷,咱们回去娘再给你。”江母慈爱看着正在撒娇的江国雁,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收回手,揣回袖中。
武威城太冷了,江母又赶了大半天的路了,身子早就缺少热量了。
江国雁伸手握住自己母亲的手,给她送去温暖。江国雁常年在军中训练,虽然受过伤,不过身体也比一般女子要健康的多。她的手要比江母的手暖和多了。
江母的手很凉,跟外面飘下的雪差不多温度,江国雁的手很温暖,像小火炉一样。
“回来了。”走到武威城门,江大将军伸出了手,拥抱了自己的妻子。同时轻轻颔首,就算跟姚老头打过了招呼了。
“回来了。”江母埋头在江大将军怀里好一阵子,江大将军才轻轻拍了拍她:“外面冷,我已经喊人备好了锅子,我们回去,围着炉子吃点涮菜,身子才好暖和起来。”
“走吧,姚老。”
回到了江大将军的营帐,屋里的炉子一直温着,袅袅水汽把帐中熏的暖暖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