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去牡丹楼
一想到这个问题,江国雁心中就有了数,眼睛闪过一丝杀意。
她向来说话直来直去,这时候还是孩子重要,她也不想拐弯抹角:“郑要儿,我想到了一个可能,你要有心理准备。”
郑要儿看着江国雁,心下莫名有些沉重,江国雁接着说着:“拐走孩子的,可能不是人贩子,而是你前婆婆。”
瞬间,郑要儿的心掉落了谷底,心冰凉冰凉的,好像下了一场大雪,被大雪掩埋。
她颤抖着嘴唇,问着:“为什么...为什么她要...我不是都给她,给她钱了吗...”
“大约是她贪心,两份钱都想要,咱们那时候还给她打了折,没给她心理预期的价格,她便寻衅报复。”江国雁缓缓说着。
郑要儿的眼睛低垂了许久,在地面上漫目的的游走忽而又抬起头:“那,那巧儿会在哪儿...”
“念川最大的青楼在哪儿?”江国雁询问着。
郑要儿愣了愣,忽而也认定了江国雁的想法:“离这里尚有一段距离,在城中心,我带你们去!”
虽然说,郑要儿的前夫并不去逛青楼,但是青楼嘛,街头巷尾的妇人总以这为谈资,郑要儿总免不得听了一二耳朵去。地址她也是在那些闲言碎语之中听到的,她其实记得并不是十分清楚,不过她记得,那家青楼毕竟是念川最大最豪华气派的,装修十分显眼,也盖了个四五层楼高,只要到了那附近,不论哪条街,都能远远看到它那尖尖的楼顶。四个角还雕刻着牡丹花。
它以牡丹点缀,又取名叫牡丹楼,所以念川人都不拿牡丹做什么好人家的头饰,也不爱养那富贵牡丹,大家都不喜欢牡丹,郑要儿也是如此。
江国雁和尚草草分道扬镳时候,尚草草是独自乘坐着一架马车赶去驿站的,江国雁几人挤在一辆马车上,陈曲还为谁坐在外面争论不休,江国雁不想纠结于这种小事,她径自选择坐了外面,陈曲也跟着主子坐在外面。梁玉生认为,女子应当受保护,也强硬要求说江国雁应该坐在马车里面,不过他说不动江国雁,看着江国雁蹙紧的眉头,他沉默着,跟着岳婆婆和凉薯一起坐了马车里面。
现在,马车上又挤上来一个郑要儿,这次梁玉生说话就很坚决了,她们三个女子应该坐在马车里面。最终讨论的结果是,陈曲骑在马上,梁玉生和凉薯坐在马车外面,江国雁和郑要儿岳婆婆三人坐在马车里面。
马车比之去岳婆婆家的时候,走的快了很多,不过这里毕竟是城市街道中心,马车是可以前进,但在这么多的人群之中也跑不起来。江国雁受不了这种龟速,出了马车,飞掠上房屋顶,朝四周看了看,她认准一个方向飞速在房顶上跳跃着。
陈曲也想跟过去,可一想,这一车的老(岳婆婆)弱(郑要儿)病残(梁玉生和凉薯!),他觉得自己跟过去不合适,只能是强迫着自己坐在马上,十分不爽的喊着让路人让开。
梁玉生也有些担心,不过他知道自己不该去叫住江国雁,这种时候是争分夺秒的情况。人多,他们走不快,拐走杨巧儿的那些人也走不快。江国雁一个人轻装上阵没准儿比那些拐走杨巧儿的人还要早的到牡丹楼,正好看清那人是谁,救下杨巧儿,逮住贼人的。
他能做的,也只是安静呆着,顺便安抚郑要儿和岳婆婆:“两位不要担心,奉国将军的武艺高强,肯定能很快捉住那群人的,巧儿娘子此前已经吃了太多的苦,这辈子的苦已经吃完了,接下来想必万事顺遂,好运环绕,必有大福的。”
郑要儿和岳婆婆听着这些好听的话,心头的雾霾散开了一点,点点头,感谢梁玉生的好意。只是,没看到孩子之前,谁的心也不能彻底放下,她们依旧看啊看,这马车怎么就这么慢呢?为什么不能插上翅膀直接飞过去呢?
再说尚草草。她回驿站的路要人少多了,驿站在靠近城门不远的地方。赶到驿站,将这些事情同褚齐统领还有任宁孙红他们说了,褚齐统领当机立断,断定拐走杨巧儿的人肯定还没有出城,说自己将会去知会府衙,让他们帮忙派人守住城门,进出之人必定严密盘问。
孙红和任宁不是什么热络人,这时候也尽力想着办法,孙红说着:“咱们去街上问问那些乞丐,给他们一点钱他们便会成为我们的情报网,他们对这念川城熟悉,且人数庞大,肯定比咱们几个漫目的去找要快多了。”
褚齐统领已经走了,几个女子商量了下,带了两个小兵,让他们换上便衣同她们一起去找街上的乞丐。
这时代,女子出门多有不便,三个女子,肯定会被很多人注意,总有人不怀好心,可若是有男子跟着,一般小人都会打消想法。这是任宁提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