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叶秋莹咧嘴一笑,悄咪咪给自己多添了半碗饭。“这就是传说中的开水白菜?”“半成品,凑合着吃。”“半成品?”叶秋莹嘿嘿一笑,喝着鸡汤很是享受。“半成品也很不错,不腥很鲜,味道棒极了!”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神,沈珩摇头一笑,心情莫名好了起来,做菜也不是那么无趣?“没想到沈科长不仅工作出色,做饭也超厉害!”沈珩唇角上扬:“马屁就不用拍了,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考试,好好看书多实练,有不懂的就来找我。”沈珩看她吃得津津有味,也不想耽搁太长时间,提着空饭盒转身离去。叶秋莹见状,赶忙出门送客。前前后后,两人在一起也不过半个小时而已。无意中获得一顿美餐,犹如天降横财,茶足饭饱,叶秋莹只觉得浑身暖洋洋,充满了力量。难得状态不错,是个工作的好时机。七八十年代没有双休日,上班几乎都是六天制,星期天则作为单休日。因为明天是星期天放假,不用上班,叶秋莹决定加班熬点,将空调和监控的事琢磨琢磨。摄像头也许好办,可录像信息没有云台交换机接收。现在无论是录像硬盘内存、还是电脑,都是有价无市,寻常人买不到的东西。装监控的事显然有些不太实际,也就只能作罢。至于空调,现在大多都是窗式风机壁挂机。壁挂机结构简单,可基本上只有单冷,要加上制热系统,只能靠压缩机压缩运转形成暖风?那就意味着耗电啊!不过也是,谁家空调不耗电,这年头没有个备用发电机都带不起来。要不然,直接安装个桌炉小太阳,反射式取暖器?夜深人静,城南二路各家灯火渐渐熄灭,唯独一栋二层小楼,仍旧亮着灯,在朦胧夜色里很是显眼。叶秋莹夜里忙得晚,以至于第二天睡了个懒觉。清晨,楼下偶尔响起几声嘟嘟嘟的喇叭声。昏昏沉沉间甚是扰人,叶秋莹躺在床上骂骂咧咧,等她清醒过来,开窗就想朝外大骂——谁有病大清早按喇叭吵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也不知道沈珩在清晨寒风里吹了多久,只见某人提着大包小包,顶着一张面瘫脸站在楼下。叶秋莹咽了口唾沫,后知后觉,刚才的喇叭该不会是叫她起床的吧?现在已经是上午九点,她估摸了下时间,从听到喇叭声起,大概已经过去三四十分钟,这男人大清早跑来做什么?叶秋莹不由披上衣服,耷拉着一双棉鞋跑下去。于是,沈珩就瞧见裹得跟个球似的叶秋莹,穿着棉鞋匆忙跑了出来。少女一头齐肩的长发微微蓬乱,两眼微红布着些许血丝,鼓起的腮帮有些气呼呼,瞧着比以往要真实生动一些。?想看旧时意写的《我在八零当电工》第29章吗?请记住.的域名?“你怎么来了?”沈珩昨天晚上回去,突然对叶秋莹身世来了兴趣。按理说混迹社会多年,一路爬摸打滚学手艺,起码照顾自己的能力应该有,可这小孩子竟然不会做饭?工作不含糊,生活状态很糟糕。沈珩想着第二天难得放假,干脆去柳桥村,了解一下叶秋莹同志的情况。以后也能多交流,利于培养下属。恰好路过供销社、百货商店,想起叶秋莹家里空空如也,他就顺路买了不少东西,又顺道送了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来得太早,八九点也不见维修店开门。来回按了三四回喇叭,也不见人下来,沈珩生怕乱按喇叭扰民,正准备离去,那人就哒哒哒就跑了下来。沈珩将手里大包小包递了过去。“给你送点东西。”他本想唠叨几句让叶秋莹好好做饭,一辆三轮车缓缓出现在两人前面。周科和丽丽刚从城郊赶来,一眼就瞧见门前的两个人,特别是沈珩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夫妻俩笑脸迎人:“沈科长,早啊。”“早。”“沈科长,这是给秋莹送东西?”沈珩憋在嘴里的话,立马变了味。“工厂福利。”这下轮到丽丽惊奇
了,她瞪大了眼睛上前帮叶秋莹拿东西,翻开一瞅里面尽是米面蔬果肉,还有油盐调料品。啥时候工厂福利这么好?丽丽一脸可惜,摇了摇头。“以前我在公司的时候,咋不见福利这般好?”叶秋莹乐呵呵接了过来,发现是生活用品,下意识想送给丽丽姐。“要不,我送给你?”话落,她就瞥见了沈珩眉头上扬,略是不善看着她。叶秋莹尴尬一笑,只好将东西收了回来,乐呵呵道:“算了,我还是拿到楼上去,有空大家一起吃。麻烦沈科长特地跑一趟,改天请你吃饭。”“行。”说罢,沈珩也不多留,摆手开车走人。沈珩从城南出来,先去了趟供电局,找来叶秋莹档案记载的叶师傅。叶师傅正在忙活,猛然听见沈珩问话,还以为叶秋莹在外头工作没做好,被领导查底,急急上前说小孩子不懂事。沈珩只得开口解释:“我是来感谢叶师傅,悉心教导叶同志,她是个好苗子。”叶师傅一听,眉开眼笑止不住夸起自家小徒弟。得知对方只教了叶秋莹一两个月而已,沈珩心下疑惑更深,草草问了几句,便匆匆离去。传闻中的叶秋莹,只是个内向孤僻的孤女?除了叶师傅之外,几乎足不出户?沈珩皱眉,不出门怎么学手艺,和之前的设想完全不同。沈珩索性又跑了一趟叶秋莹的老家,邻里四周各问了一遍,甚至连村支书都闻风而来。柳桥村不少村民,见沈珩仪表堂堂,纷纷猜测是不是瘦瘦小小的叶秋莹,攀上了高枝吧?一个个七嘴八舌,好坏参半,沈珩也听出了点味道。叶家祖上三代都是工匠出身,爷爷早年似乎替大户人家干活,后来还曾参战造过机关陷阱,父亲则更在行铁木工艺。叶家文化基础还是有的,但要说近几年这些东西,叶家却是完全没有接触,她从哪里学来的本事?沈珩捏了捏眉心,回到丰源县的时候,趁时间还早,鬼使神差到了县图书馆。机械类的书籍,在小县城里借阅的人数还不算多,想起之前叶秋莹有借书的习惯,沈珩不由翻起了借阅记录。随手一翻,几乎都是叶秋莹的签名。一连几个月从未中断,频繁的次数着实有些夸张。不仅是数量多,借阅的种类也是又杂又细,怕是半个图书馆都快被她翻了个遍?再往半年前看,却是没有她的借阅记录?也就是说仅仅半年的时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却看了人家一两年的量?这阅读速度,有些惊人。要是沈珩知道,不少书叶秋莹都只快速扫了一遍,见没用又还了回去,他的心情大概会很郁闷吧?这会儿L的沈珩,又惊又疑。没人教,自学成才,难不成真是天赋异禀?沈珩深呼一口气,夜色将至,开车缓缓回了工厂。他默默拨通了许家的电话,由接线员转接许州后,问了叶家老房的事。“怎么回事,早年的东西,这两年基本都已经归还,怎么叶家的房子还没到叶秋莹手上?”“叶小师傅?这事我帮你去问问,不过最近没空,我明天得去京都,这事你等我回来,再帮你查查。”“去找林浩?”“对,合资办厂的事,得趁你没反悔赶紧办下来。”“不反悔。”“哈哈,等耗子过来,我就在丰源县选址!”“行,注意离村落远一些。”“嗯。”许州那边答应下来,沈珩也就挂了电话。叶秋莹的事一时半会也查不清楚,横空出世的天才,听起来倒是带了几分神奇色彩。***十二月初,已是深冬。丰源机械厂。叶秋莹背着工具包去研发部集合的时候,从远处看了一眼沈珩。这人似乎在读写芯片数据,太远她有些看不清,只知道男人眉头微微蹙起,下一刻就朝她望了过来。叶秋莹果断收回目光。丰源机械厂精密仪器不多,老式的数控机床刀架精度不准。听说厂长这次申请了新机器,县委书记已经审核到位,新机马上就要进厂,维修部得先进行调试保养。
br>今天维修部除了调试新机,等会儿L还要跟着研发部去检车。前阵子,刚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已通过前期研机测试和系统测试,今天要试车测试综合数据。试车期间,维修部肯定也得跟着去检车。试车有风险,新机需磨合,发动机还要测试性能。现在的技术不像后世纯熟,安全措施也不比后世齐全,哪怕零件已调试许多回,但万一不匹配,还是很容易出现事故。当然,试车也是为了排除故障。调试完新机,叶秋莹和刘杰几人匆匆赶到试车现场。维修部五人,做好严谨的保护工作。厂区各个部门已经来了不少人,叶秋莹戴着手套,埋头检查车内状况,忙到最后才发现试车的人居然是沈珩?她微微错愕,没想到这男人居然会亲自上场。刘杰在一旁有些激动,出厂测试合格,很快就会有新的汽车面世。他兴奋瞅了叶秋莹一眼,却见对方皱起了眉头,不由劝慰:“没事,这些测试对于沈科长来说都是小场面。”叶秋莹站在一旁,听着刘杰解释。没想到沈珩的爷爷和父亲,都曾经是五机部的研究人员,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沈珩试车时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估计大场面见得不少?华国几大机械部,1982年上中旬已正式改名。第五机械工业部,如今已经改名叫做兵器工业部。曾经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改组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在今年也已名为航天工业部。至于负责民用机械的一机部,现与农机合并,已经改名为机械工业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后并入后世的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