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章 买鞭炮放
苏晴晴看着母亲兴奋的样子,笑着补充道:“妈,光放鞭炮还不够。明天是咱们家翻开新篇章的好日子,我得穿得体体面面的,让所有人看看,离了婚,我过得更好!”
刘翠娥一听,用力一拍手:“对!我闺女说得对!辞旧迎新,人也要换新!等着,娘给你做身最精神的衣裳!”
刘翠娥几乎一夜没合眼。
不是愁的,是高兴,是身上那股使不完的劲儿让她躺不住。被那神药治好的双腿,如今灵活得像年轻了二十岁,连带着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她就着昏暗的油灯,把压在箱底、本准备给女儿做新被面的蓝色卡其布和一块黑色的确良布料找了出来。剪刀“咔嚓咔嚓”,针线在她那双不再僵痛的手指间翻飞,竟连夜给苏晴晴赶制了一身新衣裳。
天刚亮,她就将这套带着她指尖温度、崭新笔挺的衣裤,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了苏晴晴的床头。
“晴晴,醒了就起来把这身换上。娘连夜给你做的,针脚密,穿着精神!”
刘翠娥的声音里带着一种郑重的仪式感。
“今天咱们是去办正事,得穿得体面点,不能让人看轻了。”
苏晴晴伸了个懒腰,看着那身在当时堪称“时髦”的行头,心里暖洋洋的。
“知道了,妈。”
一家人简单地吃了早饭,苏晴晴换上新衣,整个人显得精神又利落。
苏大海和刘翠娥坚持要送她到村口。
一家三口走出石屋,晨光熹微,渔光村已经苏醒过来。
早起的村民看到他们,都投来好奇又复杂的目光。
苏大海走在最前面,挺直的脊梁像一杆不倒的旗。
刘翠娥紧紧挽着女儿的胳膊,下巴微微抬着,脸上没有丝毫窘迫,全是坦然。
苏晴晴感受到那些落在身上的视线,心里一片平静。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再是那个任人非议的疯婆子,她是苏家的女儿,是受部队保护的功臣。
村口那片空地上,绿色的军用吉普车已经等在那里,像一头沉默的钢铁猛兽。
曹小军站在车旁。
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军装,刮了胡子,头发也梳理过,但依旧掩盖不住他脸上的憔悴和眼底的血丝。
他看到苏晴晴一家走来,眼神躲闪了一下,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
开车的警卫员从驾驶室跳下来,还是昨天那个小张。
他目不斜视地越过曹小军,径直走到苏晴晴面前,立正敬礼。
“苏晴晴同志,师部命令,派我送您和曹小军同志前往县民政办理手续。”
他特意将“您”字咬得很重,态度恭敬,与对待旁边那个名义上的营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辛苦你了,小张同志。”
苏晴晴坦然地点点头。
“爸,妈,你们回去吧。”
她转过身,对父母笑了笑。
“晴晴……”
刘翠娥还是不放心,拉着她的手不肯松。
苏大海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对着女儿沉声说:“办完事,早点回。”
“嗯。”
小张快步走到后车门,亲自为苏晴晴拉开了车门。
苏晴晴弯腰上车,看都没看曹小军一眼。
曹小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在小张那毫无温度的注视下,僵硬地拉开另一边的车门,坐了进去。
吉普车发动,在苏大海和刘翠娥的目送中,缓缓驶离了渔光村。
车厢里,气氛压抑得凝固。
苏晴晴靠着窗,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嶙峋怪石和低矮灌木,心里盘算着拿到离婚证后,要如何规划家里的生活。
现在有了部队这条线,根本不缺钱,得给刘翠娥买个缝纫机,方便她做衣服。
给老爹买啥呢!
曹小军坐得笔直,双手死死地攥着膝盖。
车厢的狭小空间里,萦绕着苏晴晴身上那股淡淡的、好闻的清香,像一根无形的针,一下一下扎着他的神经。
他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瞥她。
她侧脸的轮廓在晨光里显得格外柔和,却又透着一股他从未读懂过的坚硬。
一种恐慌,一种即将彻底失去的恐慌,抓心挠肝地啃噬着他。
“苏晴晴……”他终于忍不住,声音嘶哑地开了口,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你到底对贺参谋长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苏晴晴依旧看着窗外,连头都没回。
清冷的声音飘了过来,不带一丝情绪。
“曹营长,这好像跟你没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