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医圣手札
“若能直入陆地神仙才好。”李焕目光灼灼。
“陆地神仙需天时地利,非一蹴而就。不过以你如今进境,不出十年——”
“必成医道圣人。”
李纯罡断言道。
“竟要十年?!”李焕眉头紧蹙。
“多少天象境终其一生难窥门径,十年已是惊世骇俗。”李纯罡正色提醒。
恰在此时,一道尖厉嗓音自徽山脚下破空而来:
“大离皇帝圣旨到!李焕速速下山接旨!”
声浪如雷,震彻大雪坪。
李焕眸光骤冷,想起那株气运金莲的因果。
“龙虎山竟能请动皇帝出面?”
“那金莲本就是赵家之物,何来‘出头’之说?”李纯罡摇头。
“总不至于要我偿命吧?”
“难说。赵家天子表面宽仁,实则睚眦必报。你动了禁脔,他岂会轻饶?”
“这是专程来拿我问罪?”
“自然。徐奉年有三十万北凉铁骑作盾,赵家再恨徐家父子也得掂量。倒霉的,只能是你这无根浮萍。”
李焕指节捏得发白。山风卷起他的衣袂,猎猎如旌旗。
“总算没蠢到无可救药。”
李纯罡接着说道:
“但赵家天子这次不会取你性命,若要杀人,就不会这般大张旗鼓派人来徽山。”
“依我看,他多半是要折辱你一番,逼你向龙虎山低头赔罪,再召你入大离为官,如此既全了颜面,又得了里子!”
听罢,
李焕不屑一笑:“这驭人之术倒让大离皇帝玩得炉火纯青,可谁稀罕他这套把戏?”
“朝廷敕封在江湖人眼中可是香饽饽,毕竟顶着官身行走江湖,声望地位唾手可得。”
李纯罡继续道:“这次皇帝亲自派人来徽山,想必给你的封赏不会太低。”
“呵,谁在乎?”
李焕一摆手,转而与李纯罡论起剑道,至于山脚传旨的宦官,他压根懒得理会。
半个时辰后,
轩辕敬诚现身大雪坪。
“怎么?来催人的?”
李纯罡对轩辕敬诚的到来略显不耐。
“徽山终究在大离疆域之内。”
轩辕敬诚面露难色。
“你这陆地神仙当得可真憋屈。”
李纯罡摇头,却也理解轩辕敬诚的处境,便对李焕道:
“小子,先去打发了那吵嚷的阉人,免得扰了徽山清净!”
“行。”
李焕行至山脚时,皇家仪仗浩浩荡荡列于山门,数百禁军肃立待命。
徐奉年正与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交谈。
那宦官修为不弱,已达指玄境,算得上宗师高手。
“你就是李焕?”
宦官上前,细细打量着这个近日被皇帝频频提及的年轻人。
“是。”
李焕点头。
“接旨吧。”
韩生瑄清了清嗓,从随从手中接过明黄圣旨,目光灼灼望向李焕。
“怎么?还得跪接?”
李焕眉头一皱。
“这是规矩!”
韩生瑄正色道。
“我若不跪呢?”
李焕反问。
“那咱家只好得罪了!”
韩生瑄不慌不忙,慢条斯理道。
“那你试试,看我跪是不跪!”
李焕话音未落,
韩生瑄眼神骤冷。就在他即将发作时,徐奉年开口道:
“都是自己人,别伤了和气,站着跪着都一样,就这么宣吧。”
“也罢。”
见徐奉年说情,韩生瑄略一沉吟,随即用尖细嗓音朗声宣读圣旨。
声音回荡于徽山与龙虎之间。
圣旨大意是:李焕击碎龙虎气运金莲,冒犯老天师,须前往龙虎山负荆请罪,而后受封大离杏林魁首,入宫听命,为天子效力。
“李大人,可喜可贺。”
韩生瑄堆笑道。
“此乃乱命,恕难从命!”
李焕说罢转身便走。
“站住!”
韩生瑄阴冷的声音传来,李焕转头望向那人猫般的笑脸:“韩大人还有吩咐?”
“李大人当真决定了?”韩生瑄眯着眼问道。
“自然。”李焕语气平淡,“莫非你要强逼我接旨?”
“若我执意如此呢?”韩生瑄笑意更深,眼底却泛起寒意。
“那你恐怕会死。”李焕直视对方。韩生瑄笑容愈发浓烈,目光却如毒蛇般阴冷。
“我不信。”韩生瑄轻声道,“不如试试?”话音未落,他周身气息骤变,指玄境的威压彻底释放。
徽山脚下,秋风卷叶,杀机弥漫。
“滚!”李焕袖袍一挥,无形剑气破空斩出。韩生瑄十指翻飞,千百道猩红丝线交织成网,将剑气绞碎。
“有点本事。”李焕盯着那些红线道。
“李先生,现在回头还来得及。”韩生瑄假意劝道。
“你现在退走,也能活命。”李焕冷冷回应。
“得罪了!”韩生瑄指尖一挑,漫天红线如暴雨倾泻。
李焕双目微阖,双袖鼓荡间两道剑气化作青龙横扫,所过之处红线尽焚。韩生瑄面色凝重——这至刚至阳的剑气正是他功法的克星。
徐奉年瞪大眼睛。那分明是李淳罡的“两袖青蛇”,可紧接着更令他震惊的一幕出现:李焕剑势再变,“剑开天门”轰然斩落,新学的剑招行云流水般施展开来。韩生瑄节节败退,狼狈不堪。
“最后一剑。”李焕拾起枯枝,回忆着最初的剑意,平平挥出。
这一剑,大巧不工。
这一剑,返璞归真。
韩生瑄骇然暴退,仓皇逃向龙虎山。原地仪仗队与禁军皆被剑气拦腰斩断,血染秋山。
“算你逃得快。”李焕望着远处山影,终究扔下枯枝。赵黄巢坐镇龙虎,此时追击绝非明智之举。
先生,您这是弃医从剑了?”徐奉年结结巴巴问道。
“医道仍是根本。”李焕掸了掸衣袖,“剑术不过随手为之。”他指向满地狼藉:“让你的人收拾残局。”
“好!”徐奉年干脆应下。
重返大雪坪时,李淳罡正倚着青石:“解决了?”
“那阉人逃往龙虎山,我没再追。”
“明智。”李淳罡点头,“赵黄巢就在对岸,你若过界,必入死局。”
“果然阴毒。”李焕后背渗出冷汗。
“如今你抗旨杀人,徽山已非久留之地。”李淳罡抛来酒壶,“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纯罡抬眼望来:“天下之大,不止大离。大秦铁骑雄踞西方,大明火器威震南洋,更有徐奉年坐镇的北凉铁骑——你作何打算?”
李焕摩挲着茶盏边缘:“尚未想好。”
“北凉。”李纯罡指尖轻叩案几,“听潮阁藏有八百宗门武学秘典,连三百年前医圣张仲景的亲笔手札都在其中。”
“医圣手札?”李焕手中茶盏微倾。
青瓷盏中涟漪未平,李纯罡已拂袖起身:“若得此物,你或可窥得陆地神仙之境。”
暮色浸透窗纸时,李焕踩着满地碎玉般的月光回到厢房。药童捧着青玉膏候在阶下,他接过药匣转向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