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深夜来访
“不过阿海不喜生人,去的人不宜过多,否则它会闹脾气。”
最终,李焕、徐奉年、轩辕青峰三人随王初东同行。
不多时,众人来到城中的春神湖畔。
仆从将美酒倾入湖中,王初东双手拢在唇边,高声呼唤:
“阿海!”
李焕等人相视一眼,心中暗忖:这阿海莫非是条大鱼?
忽然,湖面波澜骤起,巨浪翻涌间,一只硕大的鼋浮出水面,缓缓游近。
“我的天,这龟竟如此巨大!”徐奉年瞪圆了双眼。
“别这么称呼,阿海会不高兴的。它可不是普通的龟,而是灵鼋。”王初东轻蹙秀眉。
“这般体型的鼋,本世子还是头一回见!”徐奉年喃喃自语。
巨鼋游至岸边,露出如牛犊般大小的头颅,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溜打量着众人。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巨鼋竟主动靠近李焕,将硕大的头颅凑了过来。
李焕心生警惕:这巨鼋意欲何为?莫非想吞了我?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令徐奉年等人瞠目——巨鼋温顺地低下头,对李焕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亲昵。
王初东惊讶道:“先生莫非与阿海相识?”
“初次相见。”李焕伸手轻抚鼋首。
“阿海除了我,从未对旁人如此亲近,就连我父亲都难以近身。”王初东如实相告。
徐奉年不服气,试图伸手触碰,却被巨鼋一个眼神瞪地缩回了手。
这下他彻底信了——这鼋当真碰不得!
巨鼋畅饮几口掺酒的湖水,将宽阔的背甲露出水面,停在李焕脚边。
“这是何意?”李焕看向王初东。
“阿海想邀你共游春神湖呢!”她眼中闪着艳羡,“我花了数年才赢得这般待遇……”
众人登上鼋背,巨鼋长鸣一声,载着他们向湖心游去。
水天一色,景致如画。
李焕泰然欣赏着眼前美景,徐奉年却有些忐忑:“不会出什么意外吧?”
“堂堂北凉世子,胆量还不如小女子?”王初东掩唇轻笑。
“岂会!我只是担心李先生安危。”徐奉年急忙拉李焕挡箭。
“无妨。”李焕淡淡瞥他一眼,转而端详起鼋背上矗立的石碑。
王初东适时解释道……
这块石碑自始便在此处,无人知晓是何人所立。我担心移走石碑会对阿海不利,所以一直未动它。
碑文大意是说这灵龟成长艰难,望来人善待。
徐奉年和轩辕青峰正解读着碑文。
李焕凝视碑文上的字迹,神色渐渐凝重。
他已认出这石碑出自何人之手——正是与李纯罡换臂的那位。
他在字迹中感受到熟悉的剑意,但这一次更为完整清晰。
忽然,碑文上的字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一个个小人,演练各式剑招。
李焕瞬间陷入顿悟。
"先生?!"
王初东见李焕状态异常,急忙呼唤。
"他没事!"
"叔叔是在悟道。"
轩辕青峰对此情景并不陌生。当初医治李前辈时,李焕也曾如此。
看来,这石碑中藏有剑道!
徐奉年也想到了这一点,瞪大眼睛仔细查看,却什么也看不出来,眼睛都泛起了血丝。
”阿海曾告诉我,他在这里等一个人。难道等的就是李先生?“王初东说道。
"究竟怎么回事?"
徐奉年和轩辕青峰都有些惊讶。
”阿海只跟我说了这些。"
王初东轻抚大鼋的头,问道:”阿海,你等的人是不是他?"
大鼋长鸣一声,王初东神色黯然。徐奉年和轩辕青峰对视一眼,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千年灵龟竟是在奉命等人学剑。
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有如此神通?
"我明白了。"
李焕此时苏醒,右手轻抚石碑,随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轻轻一震。
石碑碎裂。
一柄宝剑从中浮现,悬于空中。
"这……这是!"
左手天问,右手骊珠!
看到剑身上的铭文,徐奉年和轩辕青峰震惊不已。王初东轻声念道:"骊珠。"
骊珠,乃前朝大奉皇帝的佩剑,大离第一名剑。
随着大奉王朝覆灭,此剑下落不明,已消失数百年。
如今,它竟在青州重现。
你是在等我吗?"
李焕注视着悬浮的骊珠剑。
锵!
骊珠轻颤,剑鸣回应。
此剑通灵!
看来它等的正是李焕。剑道与名剑,皆被他所得。
就在李焕伸手欲取剑时,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
"骊珠不属于你。"
徐奉年和轩辕青峰看向突然出现的道袍老者,神色骇然。
赵皇巢!
他为何而来?
"那赵先生认为此剑该归谁所有?"
李焕回头,笑着问道。
"能者得之。"
赵皇巢淡淡道。
闻言,李焕冷笑。王初东皱了皱鼻子,插话道:"老先生,这话不对。"
"哪里不对?"
赵皇巢并未动怒,平静地看向王初东。
机缘自有缘人得之,骊珠剑在此等候李先生,自然归李先生所有。"
"能者居之在此处可不适用!"
王初东神色认真。
"你便是写《东厢雪》的那个丫头?"
赵皇巢忽然问道。
"咦,老先生竟知道我?"
王初东面露惊讶。
"有人曾对你的书爱不释手,老夫耳濡目染听过几句。只是没想到,能写出如此深刻文章的人,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
赵皇巢微微摇头。
"老先生这是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王初东气呼呼的反驳。
两人的对话让徐奉年和轩辕青峰紧张不已。
赵皇巢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王初东竟敢如此毫无顾忌地与他交谈。
不知她日后知晓赵皇巢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后怕。
"呵呵。"
赵皇巢轻笑一声,不再理会王初东,转而看向李焕:
"让你多活了这么久,实在不该。今日,可想好怎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