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神棍是怎样炼成的 > 第6章 秋游遇妖

第6章 秋游遇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秋游遇妖

前几章分别说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可以用在名字上的字,至于怎么用,诸位看官,后续的书里找吧......

刚入学的新生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刚刚离开家独立走向社会,虽然学校这个小社会不是很复杂。但是架不住有些同学想家啊,特别是一些女同学。那会儿有线电话都非常少,自己家按部电话要大几千块的费用,对于不到一百块的工资那件事就算了。一般学生跟家里的联络方式就是八分钱一张邮票,本地七八天信也到了,等到回信一个月吧。学校为了分散那些想家同学的注意力,组织了一次秋游。

对于秋游我们宿舍是期盼的,还没学会抽烟喝酒的我们精力旺盛地拿拳头锤墙,当然这都是曲涛、王炳汉之流的动作。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多余的钱没有,即使有钱也没地方买去,以前附近村子里还有个供销社,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来上学,它赶快就倒闭了。

军用水壶装满了凉白开,饭盒里两个白面馒头,一大块芥菜疙瘩头的咸菜。为什么强调一下是白面馒头呢,因为粮票的构成是百分之七十细粮百分之三十粗粮,黑面、大米算是粗粮里的细粮,平时也就大米熬粥黑面疙瘩汤能用粗粮票,一般粗粮说的都是玉米面。我们学校的定粮是男学生三十九斤,女学生三十三斤,也就说全部吃细粮根本不够吃,也有些饭量大的粮食根本不够,那会儿没有什么副食,人的饭量都很大。

秋游虽然不如春游来的惬意,但秋天有秋天的美。红叶满山是没有的,我们家乡根本没有红叶,黄叶倒是很多,现在还不到季节,现在满山满眼的绿。

学校西边大约五里路就有一座不算很高的山,并不是很高的山还有个名字,叫马山,好像以前叫马鞍山的,不知道怎么的就简化成了马山,可能是当地人太懒吧,能省就省。

我们专业只有两个班,六十几个人,排着队走着就去了。想坐车,没有啊。自行车?也没有啊。

刚从初中出来的孩子们还是比较听话的,一路上队形比较整齐,也没有乱哇哇的嘈杂。男生女生的分界比较明显,毕竟还不是开放的年代,港台的靡靡之音还没传到我们这种小地方。

班主任孙超,矮,瘦,高度近视,三十多岁,一说话总是习惯皱着脑门。这个家伙也挺好玩的,安排我们两个男生宿舍带一个女生宿舍一共十二个人,然后抽签分成六个人一组,必须是四男二女。初中时候的男女大防还没有解除,突然遇到这种安排还是会局促不安的,特别是女生们,大都是红着脸完成的抽签。老孙的这个举措是他带新生的一个经验,听学哥学姐们说老孙带的班级异常团结,这也可能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手段吧。忘了说,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女生都少,只有男生的一半左右,这可能是这个行业的特性吧。

看山跑死马,从山脚下到半山腰就用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组里的两个女孩都是来自县城,虽不算娇生惯养,可也没吃过这种苦。一开始分组这两个丫头还看不起我和王炳汉我们来自农村的孩子,当水壶书包什么的都挂在王炳汉肩膀上的时候,女人的心就变了。

汪玲,女,十八岁,身高一米六三,体重不到一百斤;谷慧,女,十八岁,身高一米五三,体重一百二十整。

汪玲、谷慧!来自县城的人自然要比农村来的孩子放得开,没一会儿时间我们就混熟了。矮胖的我跟不上同宿舍的三个见色忘义的牲畜,远远看着前边的五个狗男女,不由得头皮一阵发麻!

这么巧啊,特么的多么混蛋的父母给孩子起这个名字。亡灵骨灰!好巧不巧的还都在我们组。看着他们我都不想往前走了,那个年代人大都不迷信,可是我不一样啊,我可是真的见过鬼啊。当然认真说起来真不能说是见过,听到过鬼说话也够灵异的了。我能不信嘛,迷信和信不是一回事,信不信的他真实存在。

记住发布地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