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玉岿《狂荡青春》上部三十二,煤矿改革
李玉岿《狂荡青春上部三十二,煤矿改革
他们决定,把那一处长长而又积水的烂泥泞地方,彻底的打成混凝土地面;旁边挖一个渗水坑,将原来那一片的积水排到渗水坑中,然后定时的抽取,从而让那一片积水的路面变成平悠悠的混凝土路面。如此一来,两个工人推着煤车路过那一片,就是另外一番恰恰相反的情景了。
之前由于路面积水较多,过于坑洼不平,所以手推车没法用较快的速度冲过去,紧接着冲上前面长长的斜坡。改造之后的混凝土路面,手推车可以飞快的通过去,从而利用惯性冲上前面的斜坡。
如此一来,两个人再推上三百斤一个小煤车,就显得过于轻飘飘了。是啊,这个情况不用说,准备改造路面的时候,所有的人也都能够想象得到,肯定就是这么回事儿。之前两个人才往出推三百斤煤,主要是这一片积水的烂泥坑太长,路面太烂了,他们论如何没法飞快的通过这一段,从而利用惯性爬上前面的那一段长长的斜坡。
现在把这一片长长的烂积水路面打成混凝土路面,再把前面的那一条长长的斜坡尽可能的给它修平整了,大家都说甚至他们往出拉上千斤都没有问题。
当然如果准备往外拉更多的煤,事实上他们现有的手推车的斗子太小,再者轮胎和轴承根本就受不了。
他们现有的这种手推车“下截子”,都是很早之前那种最普通的手推车“下截子”,首先内外轮胎都是最普通最低端的那种,不承重,不耐颠簸。其次转动的地方还不是轴承,是那种滚珠子.轴碗和调节垫片组合起来的滑动系统。这种落后的东西,框量太大,空轱辘转起来很正常,但是只要承重以后就立刻会增加不知道多少倍的阻力。严格的来说,这种手推车子充其量也就是拉三四百斤的水平了,再想多拉,滑动系统摩擦严重,阻力非常大不说,论是轮胎还是滚珠,都会频繁的损坏,还需要频繁的维修。
在打混凝土地面之前,陆振华和牛喜人副矿长经过多次合计之后决定,把现有的手推车全部淘汰了,从市里订购了另外一种轴轮和轮胎的手推车,这是一种新式的,毛驴车用的“下截子”。首先人家这种轮圈是高强度钢板,轮毂又是高强度铸钢,轮胎又是加厚耐磨的,可以承受一吨的重量。其次人家用的不是滚珠和轴碗,而是那种高质量的轴承。
这种“下截子”,表面看上去有些粗大笨重,但是承重以后和空车在较好的路面上,手感差异较小,那么就说明人家的转动系统好,摩擦小,润滑好,在从煤窑下面往上推煤的时候肯定非常轻快,轮胎也绝不容易损坏。
车斗子嘛,他们决定按照八百斤来定做。
而且论是手推的握把还是卸煤时候前面的插板等等,都做得非常人性化,给人的感觉非常冲手。
一周以后的一个上午,在井下的混凝土地面彻底凝固,完全可以通过的时候,这种手推车也由拉煤的拖挂车给拉回到了大队煤矿上。
把手推车从拖挂车卸下来的那一刻,牛喜人副矿长停住手头的所有活计,组织了三拨人马,立刻下井下试验这种新式的手推车。
陆振华也换了一身工衣,和工人们一起下到了井下。给井下路面打了混凝土啊,更换手推车啊,本来这是一个小小不言的改革,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毕竟极个别的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担心,私下里难免也要说一些垂头丧气的风凉话。
陆振华自认为把长长的一道烂泥坑路面打成了高强度的水泥地面,又更换了这么冲手的手推车,必然会出现奇迹。如此一来煤矿的效益肯定天地之差。他想第一时间看到自己之前的这种“天方夜谭”的想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毕竟在此之前人家大队煤矿多年以来就是这么干下来了,好像人们都习惯了,谁也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正确。可是偏偏他这个外行来到煤矿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人家多少年一直习惯的这种做法给打破,重新标新立异,所以成败对于他自身的自信心,以及工人弟兄们对他的看法至关重要。
陆振华想亲眼看到混凝土地面上飞快的跑着的这种手推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凭着陆振华的一种最朴素的常识,那么长长的一条严重阻碍了速度的烂路,一下子变成了这种平油油的混凝土路面,工人们在推着煤车准备上坡之前,在这一段路面上就会飞快的奔跑加速,从而大大的减少了上斜坡的力气。
另外推车的轴承润滑那么好,阻力非常小。加之手推车轮胎本身就是毛驴车用的载重轮胎,装八九百斤的重量,轮胎应该没有像之前那样被压扁,这就大大的减少了阻力。
而之前那种轮胎,稍稍多装一点煤,暂且不说会频繁的压破内外胎,轮胎也要被压扁下去,从而大大的增加了阻力,阻碍了速度。这两种情况里外里的差距就太大了。
总的来说,陆振华认为之前存在的问题现在都不存在了。他在心里想,可能唯一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车斗子改的有些过大了,装的煤太重,所以上斜坡的时候工人们不一定就能轻松愉快的冲上去。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陆振华也想好了。万一要是因为过重的话,煤矿上有电气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迅速的把斗子割掉一截,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井下。其中的一道掌子面。看着三辆手推车在一些工人七手八脚在装煤的时候,陆振华的心里把这次改造路面和手推车这件事情,整个重新思考了一下……
他总认为,这件事情做的没有,应该是一个小小的改革,小小的投入,但是随后论是给煤矿还是给工人,都会创造非常明显的效益。说到底,不是他陆振华有多么大胆,也不是说他有多么新颖的思维,只是因为煤矿上多年以来沿袭的某种习惯太长,也太陈旧了。明明大家谁也能够看到的好处,可就是被多年的某种陈规陋习掩盖了,长期以往造成人们都习惯了,没有丝毫的改变心态。
其实说到底,路面也好,手推车也好,只要长脑子长眼睛的人,都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啊,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革新啊,创造啊。
此刻陆振华在心里默念,老天保佑,论如何要旗开得胜而不要一伸手就失败了,那样的话就是一件非常丧气的事情了。
因为是第一次试验,工人们包括牛喜人副矿长心中也没底,为此三辆手推车并没有装满,装到一定的时候,人们议论说差不多了,先试一下,哪怕下一次再多装一些呢。
从这处掌子面到达之前的那道烂水坑路面,大约是三百五十米的距离。这是一条几乎都是那种平悠悠的石板路面。按照这三拨工人们的说法,装了这大约七八百斤煤,现在他们推起来,至少在这种路面上,甚至比之前三百斤的感觉还要轻松。
看到工人们推起手推车的那种模样,陆振华心里也基本认可了工人们的这种说法。那么就看下一步了。
在接近那一道水泥路面的时候,相对来说有几十米下坡的路面。路面虽然谈不上多么平整,但是至少还不影响速度。三辆手推车就分开次序,稍稍的隔了一段时间,连续的奔跑冲刺……
牛喜人副矿长跟着第一辆手推车冲下去查看结果。
陆振华跟着最后一辆手推车查看结果。
等到他跟着的这辆手推车来到那一块水泥路面的时候,前面那一道长长的缓坡上,早已经看不到了两辆手推车和那些人的踪影。
这个情况让陆振华心里狂喜不已!那么就说明刚才那两辆手推车都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已经冲上了那道斜坡,而且都已经冲出了窑口!
就在这个时候,陆振华前面的这辆手推车,在这两个工人一个“驾辕”一个在侧面奋力推着的情况下,眨眼功夫就飞奔过了那一条长长的水泥路面,然后几乎没怎么减速就冲上了前面的那道斜坡。他甚至在后面空人追赶这辆手推车还有一些追不上。
等到陆振华气喘吁吁的从下面飞奔接近窑口的时候,他前面的那辆手推车早已经冲出了窑口!
这时陆振华就看到窑口的这些工人们,一个个眉开眼笑,激动不已的模样。
根据他们的说法,一车煤过磅是八百六十斤,另外一车是八百八十斤。
陆振华在心里一声呐喊,胜利了,我的老天爷呀,真的胜利了!
期间,最后这一车没也过完磅了,是八百九十五斤!
看到陆振华出来的那一刻,刚才下井的这些工人们,和从别处飞奔过来的那些工人们,一下子就围拢在他身边,大家不住的对他说着感谢和祝贺的话语。
牛喜人副矿长更是激动不已的对陆振华说:“你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你是让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我们胜利了,你的这个大胆的思路,让我们终于胜利了!”
是啊,胜利了。所有工人们都明白,如此一来,对煤矿和他们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有多么大!
陆振华也赶紧对牛喜人副矿长和这些工人弟兄们,说着感谢的话语,说这都是在他们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下的结果啊,仅仅有他那个想法,如果牛矿和大家要是不配合,认为他这是瞎胡闹,也不可能有这个结果。所以功劳不在他,主要是牛矿长和大家!
不,牛喜人副矿长和工人弟兄们,都坚决否认了陆振华这种说法,说他们大家都明白,别人都是次要的,功劳主要在他!
他们热烈不已,也高兴不已的说着如此这般的话语,彼此都是非常开心的。他们彼此七嘴八舌的议论说,刚才他们各自推着煤车往出走的时候,真的感觉到比平时推着三百斤要轻松愉快得多,没有一点难度,要是这样的话,其实每一车往出推九百斤甚至一千斤都比原来的三百斤要轻松愉快。所以下一轮他们一定要多装一些,争取装到一千斤!
工人们议论的这个情况,让陆振华太高兴了,他知道如此一来的价值有多么大。
平时每三个人一组的挖煤情况是这样的:井下一个人固定在“掏根”,就是半躺着,用长长的大镐头,把煤炭的根部不断的挖进二三尺深的一条豁口,然后再从左右两边竖着削砍进去两个长长的豁口,再用大撬杠从顶部往下撬煤炭,然后用镐头或者大锤把煤块砸碎。
同一班上另外两个人,就是不断装煤,推着手推车来回跑趟趟。之前两个出煤的工人,绝大多数时间都耽误在了来回跑趟趟方面。
如此一来,就可以由三个人配合着“掏根”,三个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获得大量的煤炭,然后集中在最短的时间内,一趟顶三趟,就把煤炭推出外面了。由于之前那段又耽误时间又费力气的烂路,变成了眨眼就能飞速过去的好路,又减少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所以又提高了一部分效率。
虽然现在还没有经过最终的证明,但是凭着陆振华对煤矿的了解,他知道这样出煤量至少要在之前的基础上提高一倍以上。
陆振华立刻高声的给宿舍那边看热闹的两个大厨说,让他们看怎么联系,迅速的买一只大肥羊,准备杀羊,庆祝他们的胜利,感谢牛矿和工人弟兄们!
那边的两个大厨得令以后,高兴不已的回应说,放心,他们立刻就照办!
等到陆振华返回身来,刚才那三拨工人在牛喜人副矿长的带领下,已经开始陆续入井了。不用说陆振华也知道,他们是要干什么,为此他也二话不说立刻就跟着他们下了井口。
不久,第二轮上来井口的三辆手推车,过磅之后显示,分别都是一千斤开外!
人们又是一阵激动不已的欢呼。这个情况之前是不敢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