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词,绝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第一句大气铺开。
李大人忽然手上一抖,神情不由愣了一下。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阙念完。
李大人此刻目光已经由一开始的平淡,变成了惊骇。
心中更是震撼比。
这词的上阙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一不让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还不等他回过神来,杨诚已经开始念起了下阙。
“江山如此多娇,引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诚嗓音清朗,读完下阙之后,静静的看着李大人。
心想,这首词是他最喜欢的一首词,可谓是千古绝唱。
虽然当朝皇帝与词中的人相差甚远,不过谁叫自己所处的是这个朝代呢。
这首词论怎么看都不会让人挑出毛病的。
除非这人想跟皇帝作对,想来应该没人会有这个胆子的。
当然拿出这首词,也是他想了许久之后才决定的,当然也有一些私心在里面。
不知不觉中,李大人手里的卷子已经落在了桌子上,而不自知。
眼神怔怔的看着杨诚,心中却已经反复默念了好几遍这首词。
这就是他说的不擅长诗词?
李大人想缓缓压下心头的激动,只是这情绪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哪里是他想压下就压下的。
有些颤抖的站起身来,眼神中还带着一些没有缓过来的激动,问道。
“你、你这位朋友是谁?居然能指导你写出这样的词来!”
杨诚见李大人追根问底,不禁嘴角扯了扯,这本来就是中生有的事,因为这位朋友此时还没有出生啊。
心中思索一阵,才胡诌着说道。
“回大人的话,我这朋友姓毛,是一位隐士,平素里喜欢隐于山水之间。”
“也是学生凑巧遇到他,才指点我作了这么一首词。”
“待学生再想寻他的时候,已经没有音信了。”
杨诚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恭敬,没有丝毫的亵渎之意。
李大人听了杨诚的话,心中泛起了狐疑。
这姓毛的隐士,不曾听说过啊。
本朝有名的才子隐士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杨诚说的这个人,他确实没什么印象。
不过能指导一个开蒙几年的学子作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词,也真是一位奇人。
只恨这种人才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可惜。
平复了激动许久的心情,端起茶杯浅饮一口,缓缓说道。
“你这位隐士朋友文采惊为天人,能指导你作出这首词。”
“也算是你福气了。”
“只可惜缘得见,否则定然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哎!可惜啊!真是可惜!”
李大人连连叹息着,看样子已经把那位隐士视为自己的偶像了。
而后在杨诚的策问答卷上,用毛笔圈了一个圈,说道。
“你这次必定取中了,回去等成绩吧。”
杨诚闻听此言,心中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