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知足
与此同时,书房中的白燮猛然起身;湖畔交谈的卫庄与紫女同时噤声;正在研读医书的端木蓉面露惊色。
待气息平复,李焕已臻至指玄境巅峰,距天象境仅一步之遥。"欲登陆地神仙,果然不易。"他轻声叹息。
"先生该知足了!"匆匆赶来的徐奉年忍不住道,"我从九品到金刚境用了两年,你半年就从不入流修至指玄巅峰,已是神速。"
"还是太慢。“李焕摇头。
徐奉年神色复杂:”这对常人确实艰难,于你不过是时间问题。“这般言语,当真令人无言以对。
"专程来找我?”李焕问道。
"家姐让我问你,可要同往报恩寺的清谈会?"
经徐奉年解释,李焕方知这清谈会实乃文人雅士各抒己见的场合,夹杂着名利之争。"人多否?"
"谢家主办,江南才子云集。“徐奉年笑道,“虽难觅真才,但看这些酸儒引经据典的争论,倒也有趣。"
午后,李焕随徐芷虎来到报恩寺。寺前人潮涌动,青衫学子摩肩接踵,华贵马车堵塞道路。
"阵仗不小。"徐奉年兴致盎然。
徐芷虎莞尔:"这是江南文坛盛事,你们来得正巧。"
"待会儿看他们争辩,定是精彩。"徐奉年满眼期待。
"旁人关注的是谁的观点能一鸣惊人,唯独世子总这般别出心裁。"李焕打趣道。
轩辕敬诚闻言含笑摇头。
“随口一说罢了。”
徐奉年讪讪摆手,在这位大离儒圣面前贬低读书人确有不妥。
行至报恩寺许愿池前,徐芷虎驻足问道:“可要许愿?”
“灵验否?”徐奉年挑眉。
“灵!”徐芷虎笃定点头。
徐奉年当即合掌:“愿北凉兴盛,大姐平安喜乐,二姐学业精进,蛮儿武道突破,徐哓无病无灾。”言罢掷金入池,转头笑问:“大姐许了什么愿?”
“说出口便不灵了。”徐芷虎抿唇轻笑。
“神叨叨的!”
后院数百士子正席地论道,见徐芷虎款款而来,人群中顿起骚动。数道灼热目光黏在她婀娜身姿上,徐奉年当即厉喝:“圣人门徒就这般德行?非礼勿视的道理喂狗了?再敢乱瞟,小爷把你们眼珠子剜出来当泡踩!”
众士子面红耳赤纷纷低头。
“搁在北凉,早让他们当瞎子了!”徐奉年狠狠啐道。
“清谈会快开始了。”徐芷虎心头微暖,拉着他往厢房去。
廊檐转角处,落魄士子陈希亮牵着女童匆匆赶路,与徐奉年撞个正着。
“赶着投胎啊?”徐奉年火气未消,瞥见女童稚嫩面容又强压怒意,“带着孩子小心些!”
陈希亮连连作揖:“公子海涵!”
正欲离去,忽闻李焕冷声:“且慢。”
“这位公子还有吩咐?”陈希亮警觉地将女童护在身后。
李焕抬指一点:“此女命不久矣。”
(徐奉年暗喜:李焕这台阶递得妙!)
“先生何出此言?”陈希亮面色骤变,“莫非因方才冲撞要拿稚子撒气?”
“她印堂隐现青黑,瞳散气弱。”李焕淡淡道,“我是大夫。”
“囡囡素来康健,先生怕是误诊——”
“放肆!”徐奉年厉声打断,“你可知眼前是谁?连大离皇帝亲封医圣都拒之不受的李焕先生!”
陈希亮浑身剧震:“您竟是李神医?”
李焕蹲下身,轻声询问小女孩:
“囡囡最近是不是经常头痛,每天都觉得困倦,做什么都没力气?”
小女孩犹豫地看向陈希亮,见他点头,才怯生生回答:
“嗯……有时候头会很痛,还总想睡觉。”
“让大哥哥帮你检查一下,好吗?”
得到小女孩的同意后,李焕双指轻点她的眉心。刹那间,她头颅上的穴位亮起,经络如星河般清晰浮现。
陈希亮面露震惊,徐芷虎也用手帕掩住嘴唇——她第一次见识李焕的医术。
“果然,经络堵塞压迫了神经。”李焕说道。
“和蛮儿的病一样?”徐奉年问。
“没她那么复杂,但也不算简单。”
陈希亮闻言,神色紧张:“先生,医治囡囡需要多少银钱?我……”他声音渐低,家境贫寒的他实在无力承担高昂费用。
“你觉得我眼里只有钱?”李焕皱眉。
“天下哪有大夫免费行医?”陈希亮讷讷道。
你先去清谈会吧,结束后再来找我。”李焕挥挥手,懒得再与他争辩。
他转身对小女孩露出笑容:“囡囡,大哥哥带你去吃糖,好不好?”
“好!”小女孩点点头,任由李焕牵着她离开。
徐芷虎望着他们的背影,眼神复杂。她曾以为李焕只是医术高明,如今才明白,他心怀济世之志。
座谈会上,铜锣声响起,玄朗登台致辞。士子们争先发言,内容却空洞无物,引得李焕等人连连摇头。
“尽是空谈,毫无实策。”轩辕敬诚评价。
“真有才学的人早被招揽,谁愿在这儿浪费时间?”徐奉年嗤笑。
“我哥哥很厉害的!”正在吃糖的小女孩忽然插话。
“你哥哥叫什么?”徐奉年问。
“他叫陈希亮,我叫陈婷。”
“陈希亮?”徐奉年一怔。徐哓曾来信提及此人,称其才华横溢,有经世之能。
他暗自感慨:李焕竟无意中帮了他大忙。
“大哥哥认识我哥?”小女孩眨着眼问。
“不认识。”徐奉年笑了笑,指向广场,“快看,你哥哥上场了。”
陈婷踮起脚尖望向窗外,只见身着旧青衫的陈希亮正站在万众瞩目的高台上。他刚阐述观点便遭到众多士子反驳,但在其条理分明的辩驳下,反对者纷纷败退。
"此人表里不一,表面修习儒家之道,实则奉行法家之术。今日论辩内容若传开,大离儒林恐再无他立足之地。"轩辕敬诚神色凝重道。
徐奉年挑眉问道:"后果竟如此严重?"
"大离儒林崇尚孔孟正统,岂能容忍他扰乱风气?"轩辕敬诚解释道。
"妙极!"徐奉年兴奋地搓手。
轩辕敬诚疑惑:"喜从何来?"
"正好将他招揽至北凉,省去诸多周折,岂非美事?“徐奉年笑道。轩辕敬诚闻言失笑。
徐奉年转向李焕:”先生如何看待陈希亮?"
"他推崇法家无可厚非,但某些策略未免脱离实际。“李焕直言。
"先生竟通晓治国之道?”徐奉年略显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