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带饭盒
在小镇上学的时候,中午是回家吃饭的,但自从转学到小城,直到高中毕业,我和姐姐一直带中午饭到学校,那时连父母也是带中午饭到单位。我一直把上学中间回趟家,当成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所以在有了自行车的高中,我会偶尔几次兴起,在晚自习前骑车回家一趟,那个间歇,将将够我打个来回。带饭对我,不算是愉快的事,是不得不适应的事,我羡慕中午能回家的同学。
当年装午饭的饭盒基本都是铝制的,盒体和盖子是分体的。铝这种材料是软的,所以捏捏撑撑盒子或者盖子,就能调节盖得严不严。长方体的铝饭盒最常见,按长宽高的大小,大致分成小饭盒和大饭盒,饭盒长宽高的比例也多种多样,比如特别小的,用来单独装菜。也有一种扁圆柱形的小饭盒,也是单独装菜用的。有些单位搞活动,会把铝饭盒采购来,作为奖品或纪念品,可见当时铝饭盒应用之广。当年铝制品的加工工艺良莠不齐,导致铝饭盒的颜色也不大一样,软硬度也不大一样。我见过我同学用过那种暗锡色的饭盒,材质比我用的饭盒软,盖子上坑坑洼洼,最可怕的是,饭盒加热后,如果用纸擦拭表面,擦下来的除了油污,可能还有锡色的痕迹,不知道是不是高温后脱落下来的金属。
我和姐姐的饭盒一定不是家里统一采购的,因为我俩的饭盒不是一个规格,我的小,姐姐的大。学生的饭盒餐,极少有饭菜分两个饭盒装的,基本是一边主食一边菜装在一个饭盒里,这样菜汤难免会泡到米饭或干粮。所以我自从上大学以后,几乎不吃泡饭,因为在曾经的日子吃够了。
当年的铝饭盒是没有密封功能的,这意味着在运输途中,也就是上学的路上,菜汤有可能流出来,所以饭盒一般不会放在书包里,而是单独用袋子拎着。我小学走在路上往返学校的姿态,一般喜欢斜肩式背着书包,一只手拎着装着饭盒的袋子。上学时提饭盒袋子的手要保持相对稳定,走在半途要时不时关注下饭盒是不是水平,不平的话要放平,否则菜汤会流出来,不光弄脏饭盒和袋子,还会有股饭味。放学时拎的空饭盒,一般是午饭后,在学校的水房刷过的,饭盒里外的水也会用手甩一甩,所以可以随意以什么姿态装在袋子里,拎在手上也不怕手臂摇来摇去,不喜欢手拎,就把袋子装在书包里或系在书包带上。
当时,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中午带饭的学生,学校配置有蒸箱给学生热饭用,每个班都有装饭盒的大网兜,到校后把饭盒放进讲台上的网兜里,等学生到齐后,班主任会安排值日生把网兜里的饭盒送至蒸箱房,学校有工人负责给学生蒸饭。中午带饭的同学自行排班,二人一组去蒸房取回饭盒。留在学校吃午饭,能节省路上的时间,吃完饭,刷完饭盒后的时间可以自行打发,可以聊天、看书、写作业或去校园转转。
全家中午带饭,意味着我妈每天早晨都要做出早餐和中午带的饭。那时没有管道煤气,我家的煤气罐似乎是在上初中以后才用上的。至少小学时,我妈每天早晨做饭要先弄好火,早上弄火,在冬天附近和夏天附近是不同的弄法。在冬天附近,前一晚的炉火是整夜不熄的,用能缓慢燃烧一夜的燃料吊着火,在小城,能从煤矿买到煤粉,头一晚用加水和的湿煤粉,当地称为“煤泥”,覆盖住炉火,这个操作叫“压炉子”;和煤泥和压炉子是有技巧的,煤泥太湿或压得太厚,可能导致炉火在夜里熄灭,而煤泥太干或压得太薄,又会导致燃料在起床前燃尽。如果炉子压得好,第二天早晨用粗铁签在已经烤干的煤泥上扎几个洞,再用铁签捅一捅炉子的最下层,让已经燃尽的燃料,当地叫“炉灰”,从铁箅子缝子掉下来,然后在煤泥顶上加几块好煤,火很快就能烧起来。夏天附近,头一晚炉子不留火,次日清晨要用柴火和煤,重新生火。当时用火是很不方便的,后来我妈曾经不只一次地提起当年晨起弄火,给她带来的困难和困扰。再提起的时候,仅仅是轻飘飘的几句,现实生活中却是经年累月的一系列操作。冬天晨起做饭比夏天时更辛苦,起床时天还没亮,有时需要冒着寒冷到屋外面取煤,先弄好火,再准备食材,洗米洗菜的水是冰手的……我实在是见证了科技改变生活前父母辛苦的日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我家基本是全细粮了,吃点粗粮也仅仅出于口味和营养上的调剂,家里重视营养搭配,我家的伙食是很不的。
只有半天课的时候,不用带饭盒,但像我家这种双职工的家庭,反而是给做父母的出了新难题。半天课的中午,我爸要从研究所赶回家给我弄午餐,后来我干脆去爸爸单位吃中饭,写作业,然后跟我爸一起下班,有时我也自己先回家。这样安排是主要因为我爸单位离家比较近,我爸的工作性质也不像我妈那种经常外跑。我爸有单独的宽敞的办公室,我通常能很快地写完作业。我爸单位人不多,基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他们单位有养花种树的大院子,写完作业,我有兴趣就去到处逛逛。那个年代,对于类似我和我爸这种情况,有些性质的单位是可以接受的。我爸在我完成作业并打好招呼后,允许我自己先回家,从大门出来一拐弯,不多远的路。有一回,我小跑着回家,半路被一丛攀缘上红砖墙的打碗花吸引住,我忍不住拔了下来,半举着欣赏,五、六朵小喇叭盛开在小瀑布一般的枝蔓间,稍一定睛,看到枝蔓中攀着一只大毛毛虫,吓得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赶紧把花蔓丢进了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