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李玉岿《狂荡青春》上部十六,请客
两个大师傅也越来越急得团团乱转,他们不断的从厨房出出进进询问陆振华,怎么办,怎么办?继续等,还是不等?
陆振华铿锵有力的说:“等,必须要等!等到这个份儿了,为什么不等,难道说我们两个人是随口欺骗大家的吗?如果等到晚上七点马红还不回来,咱们就开着四轮车去区里,我会把你们请到大街上最高级的饭馆下饭馆,你们放开肚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所有费用都由我承担了!”
若干年之后,等到陆振华成为了富甲一方,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以后,牛喜人副矿长包括煤矿上好多人,说起当时他说这番话的那种豪言壮语,都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人家的发家致富是必然的,因为当时他还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年轻,可是在那种情况下,人家就敢把那种话说出来,太厉害了,这不是一般人敢说出来的!
陆振华这句话让两个大师傅听得目瞪口呆,似乎在他们两个人的印象中,长城区满大街,可能再也找不出陆振华这么一个敢如此豪言壮语的人吧?因为就这四十多个如狼似虎的煤矿工人,一顿吃喝下来,搞不好非把他一个人全年的工资都吃光不可啊!他们两个人大概认为就是胡富贵主任也不敢轻易说这种大话吧?
工人弟兄们立刻面露喜色,刚才的那种恼恨恨的情绪,好像被他的这句话一扫而光。
牛喜人副矿长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他看陆振华的眼神,立刻充满了一种感激和尊敬。
陆振华的这句豪言壮语传到刘旺矿长耳里的时候,他没有吱声,露出了一个谁也没有看到的阴冷的神色。而他口里轻轻的冷哼出的那个声音,当然别人也没有听到。
终于在六点二十的时候,在大家都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态的等待下,马红骑着他那辆摩托车,潇洒利落而就像风一般似的飞驰回到了矿上。他的摩托车后面整个拖着半拉猪肉。除此,还驮着两件白酒以及各种吃吃喝喝的东西。
他的到来,让矿上的所有人们都激动的炸了锅,欢呼雀跃的声音响成一片。大家赶紧围拢上来,帮着他从摩托车上往下卸着那些东西。
两个大师傅一边帮着马红往下卸着这些东西,一边不由自主的将他们焦急的等待着他回来,工人们如何不高兴的情况给马红说了出来。
陆振华也笑着说:“你要是再有一会儿不回来,我今天要么就放血请客,要么可能就要被这些工人们打死填在煤矿下面了。”
闻听此言,马红环视了一下围在身边的这些工人们,用那种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的口气对他们说:“叔叔大爷们,你们绝大多数人不是咱们青草湾村人就是咱们大队的人,绝大多数人还是我家老马大夫的同龄同辈分人,我平时对你们是很尊敬的,但是在我提前给你们答应了要请客,只是晚回来一会儿,你们还要这么恼恨恨的,还要骂骂咧咧的,我明确的给你们说,你们千万不要给脸不要脸,不识抬举。你们再有第二次的话,他马的别怪我不客气,到时候即使给你们吃上喝上,小爷我也要里外耳光扇你们!让你们懂得尊敬人,懂的该守规矩和该有礼貌。别看我马红是一个毛也没长齐的玩尿泥孩子,我收拾起来你们任何一个人没有一点问题。记住了啊,以后不要这么不识抬举。如果你们是那种受人抬举的人,我马红以后还要继续请你们吃喝抬举你们。你们他马个别人要是那种不识抬举的货色,小心我抽你们耳光啊,到时候你们千万不要说我马红提前没有把话给你们说到位!”
马红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话语,让围拢在他身边的工人,一个个震惊不已。
由于马红这番话是说给大家的,没有针对某一个人,再加上他这番话语从始至终是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出来的,其中既有开玩笑的意思也有威慑别人的意思,多种原因促使围拢在他身边的这些工人弟兄们,既不方便或者说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只好讪讪的对他笑着说,唉,没事没事,大家都是开玩笑的,好不容易他请吃请喝,晚回来三两个小时又算什么,半夜十二点回来大家也没什么说的,只有感谢他的份儿!
闻听此言,马红笑着说:“你们绝大多数人要是这样想这样说那就太好了,看来他马的还是给脸要脸的人啊,那么我以后就方便于好好的抬举你们了!”
说话间,众人已经帮着马红把摩托车上的那些东西陆续都搬到了厨房里。那块猪肉,原来是相当于二百几十斤重的一个猪半拉的前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前肩,足足有五六十斤。
马红对两个大师傅说,估计这些叔叔大爷们饿得受不了了,赶紧割上五六斤里脊肉,用最快的办法炒上,让他们赶紧吃,垫垫肚,然后再慢慢的炒菜,慢慢的烩菜,让这些叔叔大爷们今天晚上敞开了吃喝一晚上。
马红这小子事儿做的没毛病,话说的更是入情入理,这会儿让他身边的这些叔叔大爷们感动得受不了,个别人差不多已经眼泪婆娑了。
好多人不由自主的夸赞说,马大夫家的这小子真是好样的啊,真让叔叔大爷们高看他一眼啊。
马红笑骂着这些叔叔大爷们说,这种驴屁赞美话,请叔叔大爷们暂且收起来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这一顿算什么,往后还要给他们吃呢!
这些工人弟兄们再一次惊呼着,甚至还享受着马红的骂人话语。
马红话锋一转说:“但是只要你们有谁今天晚上吃喝影响到明天下井干活,不仅我以后在吃喝的时候会把他一脚踢出去,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吃喝这一顿的花费,我明天还要从谁的工资里扣出来呢。就是说,只要你们今天吃喝不耽误明天上工的话,你们今天晚上就敞开了吃,以后你们只要有肚子吃,我会隔三差五请你们吃喝的。谁要是明天开始能多出煤的话,我还要另外给你们奖励呢!”
随后就是大家一起帮忙给切肉的,炒肉的,帮着烩菜的……一时间厨房里热闹非凡,同时大家也开心不已。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吃吃喝喝才是王道,尤其是在这种饥肠辘辘,大家翘首以盼等待这种吃喝的时候,马红能够这么大方的买回这么多吃喝,而且又说出那么一番大方,不怕人们吃喝的话语,更是让大家开心不已。至于说马红刚才的那一番嬉笑怒骂的话语,某些人心里该在意的自然在意了,绝大多数原本就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要难为别人的人,自然也就没往心里去,只感觉到马大夫这个儿子的可爱。
马红特意给大家说,他有意买了一大块前肩,就是带着排骨的这一块,今天晚上排骨酸菜,让叔叔大爷们美美的吃,放开了吃!谁要有本事把今天这块猪肉都吃进去的话,明天中午之前他要再不给买回这么大一块猪肉的话,他就不是马大夫的好儿子!
马红这一番义薄云天,掷地有声的话语,再一次让好多工人弟兄们感动得眼泪婆娑的。这一刻,他们已经深深的被这小子的豪气折服了。
当天晚上,红火热闹的酒宴一直吃喝到十二点半,所有的工人弟兄们一个个肚皮都吃得滚圆滚圆的。
不过在马红一次次的笑骂下,也在牛喜人副矿长一再的给工人们的提醒下,也在这些工人弟兄们互相监督劝说下,就是平时酒量较大的那些工人弟兄们,也适可而止,并没有喝醉。他们一个个给马红和牛喜人副矿长表态说,放心,明天早晨只要大师傅能给他们提前早开半个小时伙食,他们就要早半个小时下井,中午适当的晚开一二十分钟饭也可以。总之明天一天,他们平均每个班要多出四车煤,争取达到五车!他们论如何,也要对得起陆振华和马红两个小兄弟的这份好吃好招待啊!
……
十天的时间过去了。到最后的这几天,青草湾大队煤矿上十四班工人,平均每班每天都能多出四手推车以上的煤,也就是说每班在过去的基础上能多出一千二百斤煤,也就是说十四班工人每天在原来的基础上,额外的能给煤矿创造五十元以外的收入,每年至少能给青草湾大队额外创造一万五千元的利润。
每班工人,一个月也能额外收入120元。而这笔收入,在当时,每个工人每月的生活零用也基本够了。
当然实际上以上这个算账,只是粗略的概算,事实上如此这般的出煤,煤矿上的收入可不仅仅是那点钱。
青草湾大队煤矿给主管的各个单位上缴的各种费用,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是那些管理部门以它们煤矿上工人的数量,大概估摸的一个数量。那么就是说,在缴纳过那些固定的管理费之后,你只要能多出一吨煤,就意味着多出的这些煤就不存在管理费,除了工人的费用,几乎等于纯利润了。那么几乎就相当于八点五吨煤乘大约十三元,每天会额外增加一百一十元的收入,去头去尾,每年都会额外增加三万三千元的收入!
不算不知道,这么一算,其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利润也大得有些吓人。
十天的时间,陆振华和马红先后请工人们美美的吃了三顿。按照工人们的说法,这种频率的吃喝可以了,真的可以了!其实他们除了每顿正顿吃喝完之后,实际上吃喝剩下的那些东西,随后又能断断续续的吃一两顿。
所以这十天,煤矿上工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浑身有一种使不完的力气,所以平均每班每天多出四车以上煤,真的,他们并不感觉到累不累。
原来动不动就出汗,好像没有一点力气,累了以后还不容易歇缓过来。这几天他们除了感觉到有力气,累了以后很快的就缓过来了。这主要是与伙食有很大的关系啊!
问题是,工人们也有自知之明啊,不能老这么白吃白喝人家陆振华和马红的啊。人家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么白吃白喝呢?这没道理啊!
为此工人们就纷纷与刘旺矿长和牛喜人副矿长反应说,不能这样,论如何看怎么给人家两个人弥补一下呢,不然的话继续这么吃喝下去,他们论如何是不好意思继续接受了!
牛喜人副矿长也强烈的和刘旺矿长说出了这方面的意思,并且一再的给他算着账,告诉刘旺矿长,这么做有多么大的意义,论如何要这么做了,这是眼看到的利益啊!他们多年想改革试尝的事情没有办成,人家那个年轻人刚来了这里,几天就把这件事情迅速的推行下去,而且又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如果这件事情想继续这么推行下去,必须要给人家两个年轻人弥补损失!
在这方面,表面上刘旺矿长高高兴兴,但是以陆振华的聪明,他能够看出来,实际上刘旺矿长好像对这方面的事情,越来越忧心忡忡。他应该只是被动的接受着。
陆振华越来越认识到,也许他和马红意中的这个做法,惹人家不高兴了。只不过是,一来陆振华没准备长期在煤矿上干下去,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用这种办法试尝一下如何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是否可行,再者出于一种人性的本能和善良,明明他认为这样做对大队和工人都有好处,那么为什么不试尝一下呢?
至于说他们两个人贴钱不贴钱。嗨……他们两个人私下里早就合计过了,如果是要用这点钱证明他们的这种办法,对于提高产量和效益非常有用的话,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那就是证明他们两个人的思维是先进的,他们两个人想做的一些事情,即使之前没有参照物,最终做起来也能收到非常大的效益,这就足够了。